|
|
酵素養生新觀念
如果體内酵素能夠保證充足的量,就能擁有青春有活力的生活,否則,若體内酵素不斷的被消耗,就會加速老化,縮短壽命。
豪爾認爲,人類或動物一生中能制造出來的酵素總量早就規定好了,每個人的量都大緻相同。定量的體内酵素稱爲潛在酵素。潛在酵素是有限的,也是會耗盡的。當潛在酵素消耗殆盡時,有一個詞可以說明,那就是“死亡”也就是慢慢死亡的意思。如果潛在酵素不再發揮生命職能,生命就會因此而結束。這就像出生之後,父母給了你一筆酵素存款,你可以謹慎地花這些錢,并使它盡量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你可以大肆揮霍它,并盡快用完它。我們不難理解身體的酵素賬戶之所以變得入不敷出,是因爲大量提領,卻吝于儲存。
我們對于酵素賬戶的破産有一項驚人發現——這個過程可能不會産生痛苦,其間也不會出現任何直接的症狀。食物的消化是非常急迫的作用,對酵素的需求也會造成極強烈的刺激。假如這種作用耗費的酵素超過正常值,其他器官與組織就必須設法依賴剩餘的量來支撐其動作。唯一的警訊就是遠離消化道的某樣器官在過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的功能障礙及損壞。但如果診斷者不明白酵素營養的重要性,就難以将這種警示與根本病因聯想在一起,這也可能是人類各種疾病的起因。上述情況又會導緻什麽結果呢?壽命縮短、器官的健康情形變差,以及煩人的疾病,這全都歸因于酵素不足的飲食。潛在酵素決定人的健康與壽命。
大自然爲了保護人類把酵素放到食物當中,讓人們随食物一同攝入,補充生命活動中潛在酵素的消耗,以達到酵素平衡,維護人體健康。可以說酵素是生鮮食物中的天然營養成分,大自然的恩賜。可是由于我們現代人的無知,爲了口感、美觀和方便。吃的食物大都不是天然的,蒸煮過的、烤過的、罐裝的、炸過的、或者被微波過的——所有的這些錯誤方法都殺死了食物中的酵素。烹饪、精加工、油榨、膨化等食品,垃圾食品、快餐越來越多地充斥着我們的餐桌,食物中的酵素營養早已蕩然無存,使人類在健康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現代科研已經證明,現代人的健康危機根源在于食物中酵素的缺乏,而烹饪、殺菌,化學污染又是破壞食物酵素的三大主要殺手。
日本醫學博士說的更精辟:“無生命的食物不能成爲生命的糧食。”随着酵素營養學的普及,食物酵素的概念将走進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會把食物中是否含有酵素,活性如何?作爲選擇食物的健康準則。 (摘自《中國保健》)
回上一頁
|